9月12日至14日,上海海事大學2025級新生報到工作有序開展,4317名本科生與2749名研究生懷揣夢想踏入校園,正式開啟一段嶄新的求學旅程。值得關注的是,該校國際郵輪管理本科專業當日也迎來首批31名新生。
9月13日,本科新生報到首日,學校黨委書記宋寶儒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深入學生服務中心、各學院迎新接待點及學生宿舍,檢查指導迎新工作,親切慰問報到的新生、家長及迎新工作人員。宋寶儒走進學生宿舍,詳細了解新生報到和入住情況,并看望慰問家庭困難學生,鼓勵他們盡快融入校園、珍惜時光、勤奮學習,以青春之力在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的征程中書寫人生新篇章。
學校多支志愿者隊伍為新生入學暖心護航。30名由退伍大學生與軍魂團社員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主動前往16號線臨港大道地鐵站,通過舉牌指引、答疑解惑、搬運行李等服務,幫助新生快速適應陌生環境。管理會計專業的蘇比努爾·艾合買提在地鐵站為新生提供指引服務,她高興地說:“作為退伍女兵與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能參與迎新,深感榮幸。希望學弟學妹保持熱情自信,珍惜大學時光,收獲知識、友誼與發光的心。”
校園內,炎熱的溫度擋不住志愿者們服務的熱情,100名志愿者負責秩序維護與道路引導,80名志愿者在報到點、車輛停靠點協助行李裝卸,各學院自主招募的志愿者也在報到區域與短駁車下車點隨時待命。
為提升報到效率,學校持續優化入學流程,新生僅憑錄取通知書與身份證即可完成注冊,領取資料袋后直接入住宿舍,“一站式”服務讓入學環節更便捷。
茅陸昱是國際郵輪管理本科專業的一名新生,談及專業選擇時坦言:“出于個人興趣選擇本專業,更堅信郵輪產業的廣闊前景。”同一專業的新生王帥棋表示:“既看重郵輪產業復蘇后的發展潛力,也信賴上海海事大學在航運領域的深厚積淀。”王帥棋的父親王先生十分認可學校的辦學底蘊與就業資源,并希望孩子在海大校園快樂成長、學有所成。
作為今年4月獲教育部批準增設的新專業,國際郵輪管理專業副教授程爵浩介紹,學校將以校企協同育人為核心,通過訂單培養、實踐基地共建、科研合作等模式,推動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精準對接,為中國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輸送專業人才。
據悉,國際郵輪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包括郵輪運營管理、郵輪供應鏈管理、郵輪游艇空間設計、文化與旅游產業、國際商務和酒店管理等課程,以及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數智化課程等。教學方式包括課堂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如航行實習)、情境模擬教學、校企合作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專業突出國際化和產教融合特色,注重服務技能與管理能力的協同培養,建立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教育體系等,確保人才培養與郵輪產業需求精準匹配。
新生報到期間,校園各處的人性化服務,讓迎新更有溫度。校內食堂全天開放并化身“臨時休息站”,不僅提供免費純凈水,用餐時段還貼心供應冰鎮綠豆湯,為新生及家長驅散旅途疲憊與暑熱。宿管阿姨康欣表示:“維修組、保潔組全員在崗,無論是宿舍設施問題還是衛生需求,都會第一時間響應,全力保障新生順利入住。”后勤中心物業服務單位職工也主動加入迎新隊伍,協助搬運大件行李,成為校園里一道暖心風景線。
不少新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學校報到,他們進入校園,走進食堂和宿舍,留下珍貴的合影。為了讓家長更深入了解新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學校交通運輸學院、商船學院等學院分別召開2025級本科新生家長見面會,圍繞專業課程、科創競賽、社會實踐、畢業去向、日常管理等家長關切問題進行解答。
對于新生的建議,交通運輸學院輔導員鄒韻表示:“希望新生多參與校園活動,主動融入新環境,快速熟悉校園節奏。學習要有規劃,盡早明確未來發展方向,主動與專業課老師溝通,結合自身興趣提前關注相關實習方向,為后續學習筑牢基礎。”
信息工程學院還為新生準備了一場特別的“驚喜”。學院借著新生座談會的契機,為九月生辰的萌新們藏好了一份滿含心意的祝福。沒有提前劇透,沒有刻意彩排,但這份突如其來的驚喜,卻讓離家的第一個生日,擁有了別樣的溫暖。
在保障新生入學方面,學校持續落實暖心助學政策。今年,學校繼續開通“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實行各類完善的助學政策,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同時,暑期對受到旱災、暴雨、冰雹等災害影響的學生進行了摸排,第一批臨時幫困經費已發放到位。學校還利用暑期對部分新錄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家訪,解答家長和學生的困惑,確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安心開啟大學生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