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之內,人工智能只是“看上去”很聰明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郜陽
來源/視覺中國
新民晚報訊(見習記者 郜陽)人工智能(AI)看上去很聰明,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在今天舉行的第二屆智能科學國際會議上,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I. Jordan做了題為《人工智能的未來——機器學習的進展,前景和挑戰》的報告,在他看來,目前人類對當下人工智能技術的構建和未來技術發展的理解還遠遠不夠。
提到人工智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機器人。就像電影《我,機器人》中的智能機器人一樣,人類可以與它智能互動。關于人工智能的另一種常見理念,叫做增強智能(IA),增強智能就像搜索引擎,它能夠幫你完成一些此前人力所不能及的任務。“除了搜索引擎,在日常中能夠體驗的增強智能技術還諸如機器翻譯系統,就像計算機能夠輕松幫你在多門語言之間自如切換。” Jordan教授表示。
在Jordan看來,未來十年之內,人工智能系統的“智能”還非常有限。“創造力和智能對于人工智能系統來說還很難實現,推理和抽象能力的實現也似乎遙不可及。”Jordan以造出的新詞為例,人們可以通過語境快速理解,但是人工智能卻不能做到。“人工智能系統并不知道做出搜索,或提供數據之后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Jordan表示,“以推薦一家飯店為例,人工智能根據分析推薦最好的某一家,那可能就造成顧客蜂擁而至,使飯店服務質量反而下降。”
此外,Jordan教授還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會讓一些崗位消失,但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崗位。“目前,我們對數據集的依賴還很強,而無法利用少量的數據做類比、推理等其他思維過程。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也需要解決數據共享、隱私保護的問題。”
本次會議以“智能科學的發展與應用”為主題,以共同探討智能和相關科學技術為目標,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主辦,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市思維科學研究會承辦。
編輯:金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