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新民晚報訊(見習記者 郜陽 通訊員 吉娜)作為上海科技節高端學術活動之一,昨天,由上海海事大學主辦的第一屆“中國超材料”高層論壇在上海臨港舉行。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工業界的50余位中國超材料領域頂尖專家齊聚上海,共同探討超材料的研究現狀與未來發展,推動新時代中國超材料進步。
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超材料分會在上海海事大學正式揭牌。
圖說:超材料分會揭牌? 來源/上海海事大學供圖(下同)
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金永興在開幕式上表示,超材料是一類在信息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很強顛覆性應用背景的新材料,世紀之交發展起來的超材料,引起科技界、工業界和軍工界的廣泛關注,并成為跨越物理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等學科的研究前沿。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加入到“超材料”的研究行列。伴隨著超材料被中國“十三五”規劃列為大力發展的領域,超材料技術已經進入一個全面躍升的重要時期,學校承辦此次高層論壇,對于推動新時代中國超材料進步,推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推動上海海事大學相關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超材料作為新興的學科,涉及電磁學、光學、聲學、熱學,應用行業包括通信行業、醫療行業、航空航天、軍工行業、集成電路板(IC)行業,例如紅外線雷達、吸波材料、紡織涂層等等,超材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一個多學科充分交叉的學科。”論壇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周濟教授在報告中指出超材料研究不僅產生了一系列具有超常性質的新材料系統、更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材料構造方法,對突破常規材料的自然極限有重要意義。
圖說:超材料專家齊聚上海
“什么是超材料?傳統材料是試錯法,先做出材料,然后去測性能,性能不好的話,重新制備材料。超材料則是根據需要的性能,精確的把材料做出來,是一種逆向材料設計方法。”論壇執行主席、上海海事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范潤華教授表示,超材料往往具有負的物性參數,被美國國防部列為“六大顛覆性技術領域”之一,目前正處于由基礎研究向應用基礎研究轉變的關鍵階段,在艦船電力電子器件、艦船隱身涂層、水下無線輸電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上海海事大學開展的超材料研究,將超材料用于水下無線充電裝備,可顯著提高傳輸效率和傳輸距離,從而讓水下無接觸充電成為可能,將極大地提高水下機器人等裝備的靈活性、機動性和續航能力。
本次論壇研討內容涵蓋電磁、光學、聲學、力學、熱學等不同類別超材料,兼顧與超材料密切相關的光子晶體等離基元學、吸波材料等。會議組織了超材料學術報告、超材料學術沙龍、隱身專題學術沙龍、先進材料學術報告等環節,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就超材料各領域的學術問題,進行了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