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3中國(上海)高校傳媒聯盟年會暨“上海校媒風云榜”在上海海事大學召開,短短兩天時間很快就過去,校園媒體人眼中的海大又是如何呢? 印象之地理篇
復旦大學厲祺:復旦離海大有多遠?84.5公里,搭公交出行需要5小時路程。從進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我感覺到,海大實在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方。校園很大,需要大巴拉著我們在食堂、駐地、會場之間跑。當我有機會站上一層半高的食堂大廈眺望遠方,校園外面的商品房,讓我嗅到了一點城市的氣息。
上海大學張濤:孔凡邨副校長致辭時的第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歡迎同學們不遠萬里來到海事大學。”早就聽說海事的“校風”之盛,足以將普通的雨傘直接送進回收箱,特地挑選了一把12骨的雨傘來抵抗大風。不過好在班車的保護下,我們一行人只在幾十米的路上稍稍領略了一番海大有名的“校風”。
東華大學孫柳:提到在臨港校區,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路途遙遠。一個同學開玩笑說,你覺得海事大學真的在上海嗎?當然,住在松江大學城的我,對此也深有體會,2007年以前松江還沒開通地鐵,和現在海大的情況是差不多的。明年等臨港地區的地鐵建成后,海大的同學也可以便利多了。
印象之人物篇
復旦大學厲祺:我聽說海大人的邀請方式是:“來我們學校看日出喲。”可惜的是,龍港快線第一班是七點鐘。在食堂就餐時,按照餐券標準,我拿的東西有點超額,但食堂工作人員笑了笑,頓時有一種“想轉學”的念頭。
上海大學張濤:因為下雨,錯過了海事的“校長鴨”和校園開放日。年會的行程安排較緊,沒有太多機會在校園閑逛,錯過了這里的風景,但孔凡邨副校長和楊大剛老師的幽默隨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晚大廳座位不夠,我們擠進了一旁的小房間吃飯,正當我們慶幸不用被“點名”上臺表演節目時,楊大剛、周凱老師一起來到了“遺忘的角落”,讓我頓覺感動。
東華大學孫柳:在年會結束的回程大巴上,打開人人網客戶端,滿滿的都是校媒同學對海大真誠的感謝。我想,正是因為這些貼心周到的海事人,讓此次上海校媒的年會倍感溫馨。
印象之年會篇
華東師范大學樓茵蕾:年會時,我被現場競選的激烈氣氛所感染,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我是一個校媒人。聽著每一位競選人的發言,看著他們一個個都有著豐富的經歷,心里很是崇拜。接下來的答辯很犀利,主席團成員們拋出的問題總是挑起現場的氣氛,也很挑戰選手們的臨場應變力。
上海大學張濤:校媒帶給每個人的是一份濃厚的親情、友情。兩天一夜,前一天自己要忙于競選,后一天又要匆匆趕回學校,著實沒有好好地逛一逛,但是套用一句海事人邀請好友的最常用的話:“再有機會,一定要來海事看上一次日出。”
校園媒體人眼中的海大,凝聚著感動、溫馨和熱情。兩天的校媒年會落幕,相信每個人的記憶中除了安放這次年會的美好片段,也把這里的景色、這里的人深深烙印進了心里。
上海海事大學 丁曉雙